11月26日
由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建設
中鐵大橋院設計
中鐵大橋局參建
目前國內第一
世界第三大跨度單跨吊鋼箱梁懸索橋
南京新生圩長江大橋
(仙新路過江通道工程)
正式通車
新生圩長江大橋
是南京第六座跨長江大橋
大橋上游距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
6.2公里
下游距南京棲霞山長江大橋
4.3公里
是連接棲霞區(qū)、江北新區(qū)
經開區(qū)的重要紐帶
大橋由跨江主橋、烏龍山隧道
南北引橋、南北錨碇等組成
全長13.17公里
主橋跨徑1760米
為單跨門型塔整體鋼箱梁懸索橋
采用“先塔后梁”的施工方案一跨過江
目前國內第一
世界第三大跨度單跨吊鋼箱梁懸索橋
其中
主塔高263.8米
相當于88層樓
是目前南京地區(qū)橋梁塔高之最
設有上下兩道橫梁
上橫梁采用外包“N”字型鋼結構
取自南京簡稱“寧”的拼音首字母
新生圩長江大橋工程
科技含量高、施工要求高
大橋的主纜鋼絲
采用抗拉強度為2100兆帕
國內強度等級最高的懸索橋鋼絲
單根主纜長度3108米
169根索股組成
每根索股由127絲
直徑為5.4毫米鋅鋁合金高強鋼絲組成
全橋主纜鋼絲一根根接起來
總長度可繞地球3圈半
大橋主跨橋面由鋼箱梁組成
鋼箱梁分為6種類型、97個節(jié)段
按作業(yè)區(qū)域劃分為淺水區(qū)和深水區(qū)
淺水區(qū)共計36個節(jié)段
最大箱梁重量約333噸
相當于200多輛小轎車的重量
大橋于2020年3月正式開工
2022年5月主塔封頂
2023年3月主纜架設完成
2023年9月主橋合龍完成
在北主塔的建設過程中
中鐵大橋局按照
“重點先行、分段展開
均衡生產、有序推進”的總原則
對項目施工工序、資源調配、現場管控
都采取了清單化的管理模式
大橋北主墩施工區(qū)域
位于長江北岸漫灘區(qū)
地質條件復雜
粉質黏土、細砂等非巖性地質層
深達80米
強風化粉砂巖及中風化粉砂巖共40米
鉆孔難度大
為此
項目建設團隊采取
鉆孔樁分級成孔法
有效保證了成孔垂直度
在塔柱施工中
混凝土受天氣、季節(jié)影響較大
為確保混凝土
能順利泵送至200多米的塔頂
項目建設團隊通過優(yōu)化季節(jié)性配合比
在保證混凝土強度要求
降低水化熱的同時
使混凝土各項性能指標達到最優(yōu)
確保完成高塔混凝土垂直輸送
除此之外
項目建設團隊在建設全過程中
一方面通過
積極推廣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等手段
優(yōu)化調配資源
另一方面
通過輪班工作制度及精細化拆分施工工序
將大橋施工計劃細化至月、周、日
倒排工期
嚴格按照節(jié)點計劃推進施工生產
克服了
超歷史最高水位的特大洪水等影響
最終安全高效地在南京江畔
筑起了又一“擎天立柱”
項目被評為
交通運輸部公路
“平安百年品質工程”首批創(chuàng)建示范項目
新生圩長江大橋的通車
將構建起江北新區(qū)與棲霞區(qū)的
快速直達通道
棲霞大道至江北大道的通行時間
將由1小時縮短至10分鐘
有利于緩解南京過江交通壓力
對貫徹落實長三角
區(qū)域一體化發(fā)展國家戰(zhàn)略
提升南京首位度推進寧鎮(zhèn)揚一體化戰(zhàn)略
實現南京擁江發(fā)展完善區(qū)域路網體系
具有重要意義
監(jiān)制|舒智明
審核|祁曙光
編輯|劉佩婭
圖文|高鑫 李媛媛
來源|四公司
【相關推薦】
武漢有約!中鐵大橋局誠邀您出席第十屆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
云南省副省長郭大進一行到渝昆高鐵項目調研
世界最大跨徑四主纜懸索橋——燕磯長江大橋合龍!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