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_国产偷倩在线播放456_青娱乐国产手线观看视频_日本熟妇色xxxxx,_国产精品特黄一级国产大片_婷婷被公交车猛烈进出视频_国产桃色精品无码视频_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加勒比 _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片红豆_亚洲中文无码国产

鐵甲工程機械網> 工程機械資訊> 行業(yè) > 中國煤科10大創(chuàng)新成果┃孫海勇副研究員: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研發(fā)及應用

中國煤科10大創(chuàng)新成果┃孫海勇副研究員: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研發(fā)及應用

中國煤科科技創(chuàng)新10大成果專欄

為解決煤氣化細渣持水性強、反應活性差、殘?zhí)己扛叩入y處理利用的技術難題,開發(fā)了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成套技術。通過濃縮預分機和碳灰分離篩的有機組合,實現氣化細灰固廢源頭減量50%,提取的高碳組分碳含量≥70%。采用超細活化技術將細灰顆粒研磨至10μm,提高了氣化殘?zhí)嫉谋缺砻娣e,實現灰碳包覆鑲嵌的有限解離,提高了氣化爐內碳組分與氣化劑接觸面積,通過高摻比制漿回爐再氣化,實現碳組分有效轉化;建成了300 m3/h氣化灰水定向碳富集提取碳組分及超細活化與煤協同制漿示范線,具有顯著的環(huán)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文章來源:《智能礦山》2025年第7期“中國煤科科技創(chuàng)新10大成果專欄”

作者簡介:孫海勇,副研究員,現任中煤科工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事業(yè)部總經理,主要從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相關研究工作。E-mail:sunhiayong@cctegce.com

作者單位:中煤科工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引用格式:孫海勇. 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研發(fā)及應用[J].智能礦山,2025,6(7):68-71.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免費下載閱讀pdf全文

關注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礦山智能化建設進展

煤化工對緩解我國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煤氣化是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龍頭技術,是實現煤炭清潔高效轉化的核心,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氣化灰水。氣化灰水經絮凝沉降脫水后的產物稱為氣化細渣(含水率40%~60%)。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24年,我國氣流床氣化用煤量約3億t,每年產生氣化細灰超過4 000萬t,且數量呈逐年增加趨勢。氣化細灰具有一定熱值和資源屬性,但因具有持水性強、殘?zhí)驾^高等共性問題,難以處理和直接利用,成為制約煤化工產業(yè)發(fā)展的典型難處理固廢。

由于資源稟賦及能源結構不同,國外煤化工項目少且規(guī)模小,關于氣化細灰處置利用的研究不多,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相關研究集中在飛灰/粉煤灰處置技術領域,主要采取衛(wèi)生填埋、干化焚燒等處置方式。國內煤氣化細灰的主要處理方式仍以堆積填埋、直接摻燒為主,隨著環(huán)保政策不斷加強,傳統(tǒng)處理方式已不能滿足煤化工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開發(fā)氣化細灰減量化與資源化利用技術迫在眉睫。

基于此,筆者團隊對不同氣化爐型、不同進料方式產生的氣化細灰進行了基礎屬性解析及共性特征研究,研發(fā)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開發(fā)了成套工藝包,建設成了300 m3/h氣化灰水提碳與煤協同制漿示范裝置。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關鍵技術,通過試驗研究、技術開發(fā)、工業(yè)示范,形成氣化細灰源頭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減少了企業(yè)固廢的排放,降低了企業(yè)生產運營成本。

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技術原理

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由煤氣化灰水定向碳富集技術和煤氣化細灰高碳組分超細活化協同制漿技術2個部分組成。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image.png

圖1 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工藝流程

1.1 煤氣化灰水定向碳富集技術

依托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固廢資源化”重點專項項目,以不同原料、不同爐型的氣化細灰為原料,開展了包括理化特征、礦相組成、粒度分布等在內的系列基礎研究,綜合分析探明了氣化細灰中碳灰結構形式、形成機制及碳灰賦存規(guī)律。研究表明氣化細灰粒度分布-碳含量分布規(guī)律呈現一致性,主要特點呈現為粒度從1 mm逐漸降低至0.045 mm以下的過程中,氣化細灰粒度分布呈現啞鈴矮-單峰形態(tài),碳含量隨粒徑減小逐漸降低;碳含量在粒度分布范圍內存在突變點,碳含量突變點為0.15 mm,當粒徑≤0.15 mm時,氣化細灰中的可燃物含量開始顯著下降。

通過物理分級的方式,以突變點為分級粒徑,進而實現氣化細灰中碳組分的定向富集。在研發(fā)的技術中,以氣化灰水為原料,通過濃縮預分機,對氣化灰水進行初步的碳灰分離,碳含量較高的灰水進入碳灰分離篩進行分級高效篩分,富集得到的高碳組分(碳含量>70%)即目標產品;副產的低碳灰及水繼續(xù)送往沉降槽進行絮凝、沉降、壓濾處理。氣化灰水定向碳富集技術原理如圖2所示。

image.png

圖2 煤氣化灰水定向碳富集技術原理

1.2 煤氣化細灰高碳組分超細活化協同制漿技術

通過氣化灰水定向碳富集技術得到了高碳組分(碳含量>70%),實現碳“吃干榨盡”的前提是提取的碳組分實現有效轉化,但氣化細灰已經經過氣化爐高溫、純氧氣化反應,其內在揮發(fā)分、易反應的活性組分基本已完全釋放,孔隙結構分析結果表明氣化細灰擁有發(fā)達的孔隙結構,煤中原有的微孔、閉孔均暴露出來,表面已產生晶格缺陷,出現類石墨化現象,回用進行二次反應需要較長反應時間(氣化爐燃燒室停留時間)。

針對上述難題,以提取的氣化細灰高碳組分為原料,利用超細磨機進行超細研磨活化,研磨為粒徑約10 μm的超細高碳煤漿,返混至棒磨機制備為合格的氣化水煤漿。超細活化助力碳組分有限轉化直觀體現為4個方面。

(1)隨著粒徑迅速減小,表層類石墨化結構破碎,降低了其反應所需的活化能。

(2)孔隙結構破碎,將孔隙結構束縛的部分結合水釋放為自由水,同時避免了制漿過程中孔隙結構對制漿用水的復吸,影響煤漿濃度及流變性等。

(3)比表面積大幅增加,增加了其與氧氣(氣化劑)接觸反應面積。

(4)超細化粒徑,實現了碳組分-灰分解離,提高了碳組分和氣化劑的直接接觸概率,超細活化提高碳組分和氣化劑接觸概率示意如圖3所示。

image.png

圖3 超細活化提高碳組分和氣化劑接觸概率示意

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技術優(yōu)勢

針對煤氣化細灰的碳灰分離困難、浮選效果差且效率低等問題,解析氣化細灰的碳賦存規(guī)律、微觀結構形態(tài)及表面特性,提出氣化細灰精準分級-分質回收的工藝路線,解決碳灰難以高效定向富集問題;開發(fā)氣化細灰定向碳富集工藝包,得到碳含量大于70%的高碳細灰產品。

配套工藝通過重力分選和粒度分級的有機組合,集成了灰水濃縮和精準分級的優(yōu)勢,針對典型煤化工廠氣化灰水及氣化細灰的特性,研發(fā)了氣化細灰高效碳富集裝置,建成了300 m3/h 的氣化灰水中固體物定向碳灰分離裝置,通過分選,回收目標粒度>95%的產品。與其他應用技術相比,主要具備以下3個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

(1)技術指標優(yōu)勢

研發(fā)的氣化灰水提碳及超細活化技術,得到的高碳組分產品碳含量>70%;回收率約50%(高碳組分干基/氣化細灰總干基);超細活化后高碳細灰漿平均粒徑約10 μm;在不降低現有水煤漿濃度的前提下,全部回用摻混制漿,減少約50%氣化細灰固廢排放量,且全工藝流程無需額外添加藥劑。

(2)原料選取優(yōu)勢

現有技術多以真空帶式壓濾機壓濾完的氣化細渣為原料,進行下一步分級/浮選/深度脫水/真空干燥等工序。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技術充分利用碳灰分離篩進料特征,直接以煤氣化灰水為原料,依次進入濃縮預分機和碳灰分離篩提取碳組分(總量占氣化細灰干基量50%),該部分物料不進入后續(xù)水系統(tǒng),降低后續(xù)工序能耗的同時,減少絮凝劑等藥劑使用量。

(3)能耗優(yōu)勢

氣化細灰資源化利用技術難以產業(yè)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深度脫水/干化過程能耗較高,且為間接式進料,無法連續(xù)運轉,整體經濟性較差。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技術結合水煤漿氣化濕式進料特征,以提取的高碳組分為原料,制備為氣化水煤漿,通過減少生產用水達到水平衡,整個過程無需脫水干化,其中關鍵設備濃縮預分機為無動力裝置,300 m3/h處理量碳灰分離篩裝機功率僅為4.4 kW。

實踐應用及成效分析

3.1 300 m3/h示范裝置建設及運行效果

目前,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已在中煤陜西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科技成果轉化。該公司設計年產180萬t甲醇,60萬t烴,氣化裝置采用 GE 水煤漿氣化技術,共8臺氣化爐,6開2備。

煤漿制備系統(tǒng)以榆林煤為制漿原料,由7條?4.3×6.0 m棒磨機,6開1備,4臺細磨和2臺超細磨組成,2級真空閃蒸罐氣化灰水產生量約900 m3/h,全部進入沉降槽,沉降后經壓濾機壓濾,送入附近工業(yè)渣場處置。

為降本增效,依托三峰級配提濃裝置擬通過氣化灰水碳富集、氣化細灰高碳組分與煤協同制漿研究,資源化利用氣化細灰,回收氣化細灰中的可燃組分用于制漿,建成了1套300 m3/h氣化灰水提取高碳組分與煤協同制漿研究及示范裝置,氣化灰水定向碳富集裝置如圖4所示。

image.png

圖4 氣化灰水定向碳富集裝置

氣化灰水定向碳富集裝置于2023年11月中旬通過72 h性能考核驗收和重點研發(fā)計劃績效核查驗收,取得了5個方面應用效果。

(1)濃縮預分機組和碳灰分離篩等設備全部一次性順利開車成功,各項工藝和設備參數均達到設計參數,設備平穩(wěn)、安全運行。

(2)氣化細灰碳富集系統(tǒng)投運后,300 t/h負荷下,可回收4.84 t/h(含水50%)碳含量為81.70%的高碳細灰。

(3)氣化細灰高碳組分回收率平均值為51.15%,熱值為6 369.17 kcal,滿足技術指標要求。

(4)氣化細灰高碳組分煤協同制漿系統(tǒng)運行結果表明:在保證煤漿濃度>63%,黏度<1 000 mPa·s的條件下,高碳組分(含水50%)/干煤摻比10.09%。

(5)用煤量減少2.75萬t/a(全水12%),減少固廢氣化細灰外排5萬t/a,節(jié)約水資源2.5萬t/a。

3.2 煤炭工業(yè)協會技術成果鑒定

2024年9月19日,中國煤炭工業(yè)協會組織專家對中煤科工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完成的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進行科技成果鑒定,形成以下3條鑒定意見。

(1)揭示了水煤漿氣化細灰的粒度-碳-灰分布特征及形成機制,研究了氣化細灰精準分級碳富集及分質回收技術。

(2)開發(fā)了水煤漿氣化細灰高碳組分超細活化與煤協同制備高濃度水煤漿成套技術裝備;研究了高碳細灰制備活性炭技術;研發(fā)出低碳細灰協同活化/礦相重構制備多孔功能材料;形成了氣化細灰的梯級高值利用,建立了氣化細灰源頭減量新工藝與資源化利用新途徑。

(3)該成果已在中煤陜西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成功應用,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效果良好,經濟及環(huán)境效益顯著,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加快該技術的推廣應用。

結 語

煤氣化灰水碳灰分離與資源化高效利用技術成果的成功轉化,解決了氣化細灰資源化規(guī)?;玫募夹g難題,通過精準解析氣化細灰的粒度-碳-灰分布特征及形成機制,突破了傳統(tǒng)處理方式的技術瓶頸,實現了氣化細灰從難處理固廢到高值原料的轉變。核心優(yōu)勢為定向碳富集提取碳組分與超細活化協同制漿的全流程創(chuàng)新,降低了企業(yè)固廢排放壓力與產品綜合成本,并通過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提升了能源轉化效率,推進了煤化工行業(yè)環(huán)保技術升級。

編輯丨李莎

審核丨趙瑞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期刊出版公司擁有科技期刊21種。其中,SCI收錄1種,Ei收錄5種、CSCD收錄6種、Scopus收錄7種、中文核心期刊9種、中國科技核心期刊11種、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期刊4種,是煤炭行業(yè)最重要的科技窗口與學術交流陣地,也是行業(yè)最大最權威的期刊集群。

《智能礦山》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ine

月刊CN 10-1709/TN,ISSN 2096-9139,聚焦礦山智能化領域產學研用新進展的綜合性技術刊物。

主編:王國法院士

投稿網址:www.chinamai.org.cn(期刊中心-作者投稿)

聯系人:李編輯 010-87986441

郵發(fā)代號:82-476

往期薦讀

往期特刊

中國煤科特刊

陜煤集團特刊

神東專欄

重大進展特刊

露天礦特刊

理事單位特刊

紅柳林煤礦特刊

創(chuàng)新技術特刊

創(chuàng)刊號

版權聲明

本刊對已出版文章持有電子版、網絡版及進行網絡技術交流和與各網絡數據庫合作的權利,稿酬一次性付清,版權歸本刊與作者共同所有,如不同意,請在投稿時聲明。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相關文章
我要評論
表情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