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xié)會(IABSE)2025年度“IABSE Project and Technology Awards”頒獎典禮在瑞士蘇黎世落幕。由中鐵大橋院、中鐵六院參與勘測設計及監(jiān)理,中鐵大橋局、中鐵隧道局、中鐵工業(yè)參建的深中通道項目,憑借卓越的工程創(chuàng)新成果、頂尖的建造品質標準及深遠的行業(yè)示范影響,成功斬獲“杰出基礎設施獎”,并榮膺象征協(xié)會最高榮譽的“金星獎”,充分彰顯中國橋梁工程技術的國際領先地位。
作為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全長約24公里,攻克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chuàng)下10項“世界之最”,是港珠澳大橋之后粵港澳大灣區(qū)又一超級交通樞紐。作為核心參建單位,中鐵大橋院全過程參與跨海橋梁方案研究,牽頭完成含1170米中山大橋在內的6.8公里橋梁工程勘察設計工作,并承擔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世界首例全水下樞紐互通等關鍵工程的施工監(jiān)理任務;中鐵六院攻克了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超寬斷面沉管隧道長距離海面浮運與海底沉放、超寬超深明挖隧道超近距離下穿既有運營沿江高速橋梁等技術難題,為特長海底沉管隧道貫通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持;中鐵大橋局打造智慧梁場、應用“天一號”專用起重船獨立完成海上箱梁“制運架”任務;中鐵隧道局承建東人工島,攻克海域深厚軟基超深超寬基坑集群工程施工階段防滲止水及回填均勻控制難題,破解了深基坑施工抵近構造物小變形世界難題;中鐵工業(yè)研究并應用 “跨海集群工程橋隧鋼結構智能制造關鍵技術”,打造了以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產(chǎn)線、板單元智能焊接生產(chǎn)線、節(jié)段智能總拼生產(chǎn)線、鋼箱梁智能涂裝生產(chǎn)線以及車間制造執(zhí)行智能管控系統(tǒng)為核心的“四線一系統(tǒng)”智能設備集群,為項目高質量建成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IABSE Projectand Technology Awards”是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xié)會設立的年度權威獎項,旨在表彰全球結構工程領域的杰出標桿項目,評審維度涵蓋技術創(chuàng)新性、可持續(xù)性、方案卓越性及結構突破性,是該領域極具公信力與影響力的頂尖榮譽。
作為本次大會的最高榮譽,“金星獎”從十大類別獲獎項目中優(yōu)中選優(yōu),堪稱“best of the best”的巔峰殊榮,專門授予對橋梁與結構工程領域作出突破性貢獻的頂尖項目。深中通道項目在34個全球入圍項目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成功斬獲此項榮譽,盡顯其在全球結構工程領域的頂尖水準。
END
執(zhí)行主編丨李元、沈蘇
責任編輯丨陳英棟
內容來源丨中鐵大橋院
中國中鐵融媒體中心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