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熊慶瑞)
2025年上半年銅價呈現(xiàn)出高彈性、高均價的特征。上半年宏觀因素影響突出,同時美國對銅關稅政策預期引發(fā)美國“虹吸”電銅現(xiàn)象,導致全球電銅出現(xiàn)結構性緊缺。
LME三月期銅6月均價9699美元/噸,同比下跌0.8%,環(huán)比上漲2.1%,1-6月均價9443美元/噸,同比上漲2.7%。SMM1#電解銅6月均價78868元/噸,同比下跌0.6%,環(huán)比上漲0.6%,1-6月均價77658元/噸,同比上漲4.2%。
圖:LME 3個月銅價格走勢(美元噸)
數(shù)據來源:Wind,五礦經研院
上半年LME三月期銅收漲12%,漲幅在基本有色金屬中僅次于錫。期間振幅達到23.5%,波動區(qū)間超過2000美元,經歷過4月初的快速下跌,最低觸及8105美元/噸,但隨后反彈并再次達到一萬美元以上,可以說是彈性極大。另外,即使未向去年上半年那樣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且還經歷了4月初的大跌,上半年LME銅現(xiàn)貨均價依然達到9431美元/噸的高位,同比漲幅達到3.7%。與此同時,LME銅現(xiàn)貨-3M基差告別了持續(xù)一年半的大幅度遠月升水而轉為現(xiàn)貨升水,并在6月觸及300美元/噸現(xiàn)貨升水的高位。
上半年市場仍是宏觀主導,但與去年不同的是,宏觀面產業(yè)關稅政策向基本面的傳導導致全球顯性庫存發(fā)生割裂,為價格下方提供了更為堅實的支撐。下半年,需要聚焦三個核心因素。
核心因素一:供應端礦冶矛盾進一步放大
在全球冶煉產能繼續(xù)快速擴張的情況下,上半年銅礦延續(xù)了2024年的緊張格局,且主要銅礦供應國狀況頻出,地緣沖突、資源博弈等種種事件對銅礦生產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包括智利大規(guī)模停電、剛果(金)地震、秘魯?shù)姆欠ú傻V堵路等等,尤其是剛果(金)卡莫阿銅礦因地震大幅下調產量指引15.5萬噸。預計上半年全球銅精礦產量同比增長2%,且增量主要來源于國內。
2024年雖同樣面臨銅精礦供應緊缺的狀況,但再生銅供應充足為冶煉廠提供了關鍵的原料補充,尤其是國內再生銅大量釋放庫存。但今年的再生銅供應也明顯收緊,從精廢價差來看,隨著銅價的上漲,再生銅價格相比于精銅的優(yōu)勢并沒有明顯提升。這之中主要是進口再生銅增量較往年大幅收窄,1-5月中國進口再生銅實物量同比減少2%。這背后也是極大受到了關稅政策的影響,美國是中國第一大再生銅進口來源國,1-5月自美國進口再生銅同比減少32%,減量超過6萬噸。
因此上半年全球礦冶矛盾進一步加劇,國內進口加工費指數(shù)從年初的零附近跌至-40美元/干噸,半年度長單加工費則是落地零美元繼續(xù)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在此影響下,海外冶煉廠受高成本影響相繼出現(xiàn)減停產,但國內冶煉廠仍保持較高產出,上半年電解銅產量同比增加67萬噸,增幅超過11%。
國內冶煉廠之所以保持如此高的產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原料增量,綜合來看,國內冶煉廠從國產銅精礦、進口銅精礦、廢產粗銅、進口紫銅錠和港口銅精礦庫存獲得的原料增量合計超過60萬噸,與電解銅產出基本匹配。二是硫酸價格不斷上漲極大彌補了低加工費帶來的壓力。理論測算顯示,600元/噸的硫酸可抵補約43美元的加工費,而今年上半年各地硫酸價格平均漲幅高達55%,且整體價格水平遠高于前兩年,截至六月底,全國平均硫酸價格指數(shù)已經超過600元/噸。
對于下半年的供應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判斷銅精礦供需依舊維持緊張格局,加工費難有反彈。另一方面,硫酸得益于出口高速增長以及冶煉酸供應受限,預計下半年硫酸價格難有明顯回落,因此國內冶煉廠也難有大幅度的減停產。
核心因素二:消費的韌性與隱憂
上半年國內銅消費呈現(xiàn)出超預期的強勁表現(xiàn),電銅消費同比增速超過10%。主要消費增量體現(xiàn)為電網、光伏裝機、耐用品消費以及搶出口搶轉口等。具體來看,1-5月電網投資增速達到20%;光伏受政策影響在前五月表現(xiàn)出明顯的搶裝機,1-5月裝機量同比增加143%;家電消費在國補政策帶動下保持良好的漲勢;同時搶出口搶轉口等帶動作用仍在,銅材出口實現(xiàn)了10%以上的增速。
但下半年的消費并不樂觀,一是搶裝機結束后光伏裝機將呈現(xiàn)明顯退坡,并且電源投資已經是負增長,二是耐用品消費預計邊際放緩,三是下半年出口將進一步受到關稅擾動,且上半年的搶出口勢必部分透支下半年的出口。預計下半年消費同比持平甚至出現(xiàn)小幅負增長,環(huán)比弱于上半年,對銅價的影響也更偏空。
核心因素三:銅的232調查
年初未能充分預估關稅對銅的影響。美國對銅直接加征關稅的可能性拉大了COMEX_LME兩市價差并引發(fā)美國虹吸電銅的貿易舉措,導致全球電銅市場出現(xiàn)嚴重的結構性錯配,成為拉動銅價強勢上漲的重要因素。
摩根大通預計上半年美國進口電解銅83萬噸,其中43萬噸超出季節(jié)性水平。反映在顯性庫存上,COMEX快速累庫的同時LME快速去庫,且1-5月國內電銅進口減少6.6萬噸,凈進口減少15萬噸,這使得國內社會庫存和LME庫存都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再加上前期引發(fā)擠倉行情,低庫存下的“強現(xiàn)實”令銅價獲得了非常強勁的支撐。
但是綜合全球各個主要庫存來看,當前全球顯性庫存在43.6萬噸,從絕對數(shù)值上來說,較前幾年20萬噸左右的低庫存水平還是高出很多的,這就意味著目前并不是真的缺電銅。由于美國“虹吸”電銅是套利行為引發(fā)的,并非真正由美國國內需求驅動,所以只要套利空間存在這一行為不會明顯減弱。因此,232調查何時公布結果將成為影響全球電銅流向以及銅價的關鍵變量。特朗普于7月10日表示將從8月1日開始對銅加征50%進口關稅,不僅時間臨近且稅率超過了此前多數(shù)預期。消息一出COMEX大漲而LME下跌,兩市價差急速走擴至30%以上,目前在25%附近徘徊。短期內市場對于銅關稅的執(zhí)行情況仍存在諸多疑慮,但如果關稅確定落地實施,由套利引發(fā)的美國“虹吸”電銅行為將戛然而止。同時當前的高銅價已對美國國內電銅消費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預計8月之后美國進口電銅量將大幅度減少,相應的美國以外的市場將迎來高于上半年的銅供應。考慮到三季度國內消費走弱,LME和中國都將出現(xiàn)累庫,供需面臨再平衡壓力。
下半年銅市場展望
考慮到宏觀層面美國關稅政策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加上上半年支持銅價的兩項重要因素(美國“虹吸”電銅和國內消費強勁)在下半年都將面臨減弱,但供應端的巨大矛盾將對市場形成較強支撐。除了供需因素之外,銅關稅政策執(zhí)行情況也將對市場帶來一定影響。
作者 | 陸逸帆 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研究經理
吳越 中國金屬礦業(yè)經濟研究院(五礦產業(yè)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免責聲明
上述內容僅代表研究員個人觀點,不代表經研院觀點和立場,并非給他人所做的操作建議。內容僅供參考之用,讀者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信息而取代自身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風險。本公眾號不對任何因使用本公眾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導致或可能引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Email: mr@minmetals.com 長按、掃描二維碼,或者微信中查找“金屬礦產”關注。主編:金志峰責任編輯:陳琦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