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要點:
1. 甬舟鐵路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7月13日金塘島側首段鋼箱梁發(fā)運,標志兩側進入主體結構安裝階段,主跨1488米斜拉-懸索協(xié)作體系,建成將結束舟山不通鐵路,促進甬舟同城化。
2. 廣州黃埔涌步行橋:7月11日合龍,主體結構重大進展,總長280米、最大單跨95米,國內首座大跨度曲梁空間拱形斜拉-梁組合體系橋,提升通行便利性,助推“15分鐘濱水生活圈”。
3. 成達萬高鐵明月山隧道:7月10日貫通,全長4669.46米,設計時速350千米/小時,國家“八縱八橫”沿江通道組成部分,便利出行,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等戰(zhàn)略。
4. 黃百鐵路六志河特大橋:7月9日25號墩澆筑完成,下部結構進入新階段,全長1185.3米、最高墩117米,西部陸海新通道西通道組成部分,暢通西南物流,緊密區(qū)域經濟。
5. 蘭合鐵路西固隧道:7月8日1#-2#斜井右線貫通,左線22055米、右線21866米(I級高風險隧道),連接西北至西南,改寫臨夏、甘南不通鐵路歷史,推動城市群資源流動。
6. 平陸運河丁屋村大橋:7月4日主拱合龍,主橋跨徑175米下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平陸運河為新中國第一條通江達海運河(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建成開辟西南江海聯(lián)運大通道。
近日
中國中鐵建設者
步履鏗鏘、干勁十足
推進重點工程迎來新突破
甬舟鐵路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金塘島側首段鋼箱梁順利發(fā)運
7月13日,甬舟鐵路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金塘島側首段鋼箱梁從中鐵四局通州灣智能制造基地順利發(fā)運,標志著這座目前世界橋梁建設領域控制因素最復雜、工程技術難度最大的超級跨海工程兩側均進入主體結構安裝階段。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是甬舟鐵路及甬舟高速公路復線跨越西堠門水道的共用跨海橋梁,連接舟山金塘島和冊子島。大橋全長3118米,主跨采用1488米斜拉——懸索協(xié)作體系。大橋及甬舟鐵路建成后,將結束舟山不通鐵路的歷史,強化寧波和舟山同城化效應,對切實促進甬舟同城化發(fā)展、加快構建寧波都市圈具有深遠意義。
廣州黃埔涌步行橋順利合龍
7月11日,隨著最后一段鋼梁吊裝到位,中鐵廣州局承建的廣州黃埔涌步行橋順利合龍,標志著橋梁主體結構施工取得重大進展。黃埔涌步行橋位于廣州市海珠區(qū)核心路段,橋梁整體呈東西向橫跨黃埔涌涌口,總長約280米,其中最大單跨達95米,是國內首座采用大跨度曲梁空間拱形斜拉-梁組合體系橋。黃埔涌步行橋建成后,將高效串聯(lián)沿江綠道與城市核心公共空間,顯著提升廣州大橋南至獵德大橋南濱水區(qū)域的通行便利性,有力助推“15分鐘濱水生活圈”的構建,進一步完善廣州城市慢行系統(tǒng)網絡。
成達萬高鐵明月山隧道順利貫通
7月10日,經過870余天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戰(zhàn),由中鐵北京局承建的成達萬高鐵明月山隧道順利貫通,為保障標段總工期打下堅實基礎。明月山隧道位于四川省達州市境內,全長4669.46米,最大埋深約236.92米,設計速度350千米/小時,為雙線單洞高速鐵路隧道。成達萬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線建成通車后,將形成四川東出北上直達中原和京津冀地區(qū)的便捷客運通道,便利沿線人民群眾出行,對助力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長江經濟帶發(fā)展等國家戰(zhàn)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黃百鐵路六志河特大橋首墩澆筑完成
7月9日,由中鐵八局承建的黃百鐵路貴州段六志河特大橋25號墩順利封頂,橋梁下部結構進入施工新階段,為后續(xù)工程有序推進奠定堅實基礎。六志河特大橋位于貴州省安順市鎮(zhèn)寧縣本寨鎮(zhèn),全長1185.3米,共設30個墩臺,最高墩達117米,此次澆筑完成的25號墩為空心橋墩,高43.5米,右側設置2.3米高聲屏障基座。黃百鐵路北接滬昆鐵路,南連南寧至昆明鐵路,是西部陸海新通道西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線全長約315千米,全線建成后,將極大暢通西南地區(qū)物流通道,緊密區(qū)域經濟聯(lián)系,為沿線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選擇。
蘭合鐵路西固隧道1#-2#斜井右線貫通
7月8日,隨著右線掌子面?zhèn)鱽碜詈笠宦曓Z鳴,由中鐵七局承建的蘭合鐵路控制性工程西固隧道1#-2#斜井正洞施工段實現(xiàn)全面貫通,為加快蘭合鐵路建設注入強勁動力。西固隧道橫跨甘肅省蘭州市西固至劉家峽區(qū)間,左線全長22055米,右線21866米,被稱為蘭合鐵路的“咽喉要道”,是全線控制性工程、I級高風險隧道。蘭合鐵路是連接西北至西南的快速交通紐帶,項目建成通車后,將徹底改寫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不通鐵路的歷史,推動城市群間資源高效流動,加強蘭西城市群與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協(xié)同發(fā)展。
平陸運河丁屋村大橋主拱合龍
7月4日,隨著最后一段長14.25米、重26.1噸的鋼管拱吊裝到位并順利施焊,由中鐵工業(yè)參建的廣西平陸運河丁屋村大橋主橋拱肋順利實現(xiàn)高精度合龍。丁屋村大橋全長932.08米,主橋采用跨徑為175米的下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結構,全橋拱肋共劃分為18個節(jié)段,采用支架法進行原位拼裝。平陸運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通江達海的運河工程,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全長134.2公里,設計年單向通過能力為8900萬噸。運河建成后,為我國西南地區(qū)開辟一條大能力、高效率、低成本、廣覆蓋的江海聯(lián)運大通道,直接帶動沿線經濟發(fā)展。
END
執(zhí)行主編丨李元、沈蘇
責任編輯丨劉蘊珂(八局)
內容來源丨所屬相關單位
中國中鐵融媒體中心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lián)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lián)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